9月18日,高層會議研究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有關舉措。會議指出,創業投資事關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要盡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環節存在的堵點卡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境內外上市,大力發展股權轉讓、并購市場,推廣實物分配股票試點,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市場化并購母基金或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促進創投行業良性循環。要推動國資出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完善國有資金出資、考核、容錯、退出相關政策措施。要夯實創業投資健康發展的制度基礎,落實資本市場改革重點舉措,健全資本市場功能,進一步激發創業投資市場活力。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暢通退出渠道是創投行業的重中之重?,F階段創投行業依賴IPO的退出模式受阻,并購、S基金等方式正發展成為創投機構退出渠道“新藍海市場”,然而這兩種在海外市場已經成熟的方式在我國還屬于“新探索”,未來需進一步優化舉措,提高國資參與積極性迫在眉睫。
“退出”應多渠道開花
在IPO萎縮的情況下,S基金與并購尚待發展:例如掛牌轉讓市場參與主體良莠不齊,合適的受讓方難尋;S交易雖然被寄予厚望,但缺乏流動性,短期仍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多種退出途徑短時間內難以暢通。
業內人士稱,一方面,退出釋放出流動性,可以服務更多科創企業;另一方面,退出渠道暢通,才能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長期資本進入,緩解募資難的問題。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官菁認為,在我國資本市場監管日趨完善、上市標準提高的形勢下,A股市場證券化紅利正逐漸減少,IPO退出不確定性高,退出市場結構亟待轉型。
并購被公認為是當下市場有著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的退出渠道,而當前企業并購的成功率并不高。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張華表示,主要有五點原因:第一,企業并購在我國的歷史并不久遠;第二,并購決策不科學,在并購前的戰略分析階段,并購雙方對并購能否真正產生協同效應并未做充分嚴謹的考慮;第三,并購動機非理性化,在流動性富?;蚴兄倒芾淼纫蛩仳屖瓜?,有些公司才會考慮并購;第四,并購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性的問題,具體來講,盡職調查的結果和最初的戰略設想以及收購入場后的實際情況,都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況;第五,忽視并購整合的作用,目前國內很多企業仍處于業務拓展階段,在綜合運用資本運作手段、掌握相關合規要求、進行并購的人才儲備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LP投顧創始人國立波表示:“造成退出難的原因既有市場的問題,也有機制的問題。決策層研究出臺具體措施,將在一定程度上疏解政策機制上的痛點和難點,但是市場的問題最終還需要市場來解決?!?/p>
提高國資參與積極性
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國資機構在一級市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國資機構已經成為創投市場第一大出資主體。IT桔子數據顯示,獲國資背景機構投資的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目前已經達到了219家,在獨角獸中的體量占到了58%,超過半壁江山。
缺乏市場化激勵機制與容錯機制,成為了制約國有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制度性障礙。例如部分政府投資基金的預算監管仍然沿襲政府直接投資的傳統做法,不允許資金沉淀,只將政府投資基金年度投資支出進度與速度作為績效考核標準。
針對這一問題,高層會議著重強調要推動國資出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完善國有資金出資、考核、容錯、退出相關政策措施。此前,國務院國資委資本運營與收益管理局局長王海琳提到,國資委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同,在放寬規模限制、提高出資比例、注重整體業績和長期回報考核,明確盡職免責容錯條件等方面,給予中央企業創投基金更大支持。
壯大耐心資本
“耐心資本,‘耐心’這兩個字是關鍵,穩定性和長期性是其內在要求。除了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以外,政府這只‘有形的手’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引導各類資本摒棄急功近利、快進快出、掙快錢的浮躁心態,堅持做長期投資、戰略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眹野l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表示,國資的LP(出資人)就應該按照國家的要求,多一些耐心,延長基金周期。另外,對于做到耐心資本的民營LP來說,應該給予一些鼓勵和獎勵以及一些政策性的支持。比如說持有了5年-10年的耐心資本,在項目上市的時候可以享受盡早退出或者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有了扶持耐心資本的環境,才能有機構愿意去做耐心資本。
米磊還表示,現在政府資本是主流,社會資本在減少。政府資本更應該去做一些引導基金、母基金。由于投資風險高,應該培養大量的市場化投資機構,通過市場競爭和市場選擇的方式平衡風險和收益。另外,對于參與到國家鼓勵行業的社會資本,應該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稅收的減免。國家應該充分撬動社會資本,才能夠推動科技創新,歷次的科技革命主要是利用社會資本,不能純靠國有資本。“比如說,支持科技創新,尤其是硬科技的投資機構,可以享受等同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這樣更合理。”米磊說。
近一段時間,湖北、廣東、上海等多地紛紛出臺相關規定,優化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錯免責機制,給予國資創投容錯率和更長回收期限,支持引導國資成為真正的“耐心資本”。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政策的引導和機制的完善,有理由相信政府引導基金和國資將逐漸成長為更加成熟和穩定的耐心資本。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