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擬以不低于30億元且不超過60億元的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于注銷并減少公司注冊資本。這是貴州茅臺上市以來首次實施注銷式回購,金額之大、方式之優,均起到了很好的帶動示范作用。
作為一種有效的信號傳遞工具,股份回購向來被視作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有力印證。尤其是在經濟周期波動、市場估值調整、企業股價下挫的情況下,上市公司掏出真金白銀“買單”自家股份,可以起到改善資本結構、優化市值管理、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
得益于監管部門的不斷引導,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意愿、回購金額持續攀升。今年前8個月,約有1900家上市公司實際實施回購操作,累計回購金額超過1300億元,較去年同期實現翻番增長。
也要看到,和主要成熟市場相比,A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及時性、穩定性和合理性還有優化空間,存在回購金額偏低、回購周期偏長,用于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回購較多、注銷式回購較少等問題。部分上市公司回購誠意不足,導致投資者獲得感不強,回購效用也因此打了折扣。
在投資者希冀穩定市場運行、獲得合理回報的當下,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回饋意識,用更大誠意優化股份回購方式、提高股份回購水平,很有必要。
誠意體現在力度大。在有些上市公司看來,花大價錢購買自身股票,既不能讓大股東分得現金紅利,也不能直接增加公司收益,似乎不太劃算。因而即便公司賬面資金充裕,也吝于回購,或者實施起回購來扭扭捏捏、蜻蜓點水。如此摳搜,自然難以讓投資者買賬,更難有效提升公司估值。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石,理應承擔起支撐市場、回饋投資者的責任,在現金流充裕、科學合理規劃的前提下,在市場震蕩、股價下挫的情況下,應拿出足夠豐厚的回購方案,積極“護盤”,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穩市場、提信心。
誠意體現在行動快。口號喊得漂亮,行動更要跟上。從實踐來看,部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存在“說一套做一套”之嫌:有的精于算計,總想要以更低價格回購股份,爽快宣告回購計劃后,執行上卻一拖再拖、一等再等,不斷消耗投資者的信任;有的在股價低迷之際,高調拋出大額回購方案,臨到期又以各種理由推脫,陷入“忽悠式回購”的輿論漩渦。信心禁不起忽悠,上市公司要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盡量縮短回購周期,盡快執行回購計劃,切忌把好事辦成壞事。
誠意體現在方式優。與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不同,注銷式回購減少了流通股份的數量,直接提升了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對全體股東的回饋更加真心實意,正向拉動作用也更持續長久。上市公司應積極實施注銷式回購,主動進行股本“瘦身”,增強回購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建立完善常態化回購并注銷股票的機制,促成“企業發展—投資者信任—股價向好”的正向循環。
誠意足不足,效果大不同。當然,要拿出十足的“自我買單”誠意,離不開十足的“買單”實力,這就需要上市公司專注主營業務、提高發展質量、增厚經營業績,源源不斷產生充沛的現金流,擁有大手筆回購的底氣。相信隨著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以及資本市場改革向縱深推進,將有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加入股份回購的隊伍,拿出誠意滿滿的回購禮包,與投資者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華林)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